一文看懂欧洲缘何一步步走向衰落?
来源:淘展 日期:12-02 07:29:31 浏览: 38
欧洲曾经是世界霸主,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辉煌的历史。然而,近年来欧洲经济持续衰落,GDP和股市总市值均大幅落后于美国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欧洲经济规模不仅未增长,反而下降0.3%。美国则在危机后经济大幅增长,GDP飙升87%。欧洲在科技领域生产力也落后于美国,企业生产力停滞不前。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,也陷入困境,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结构性衰退。问题根源在于欧洲集体向左转的思潮与做法,导致大政府、高福利、高税收,抑制了经济增长。
欧洲移民政策保守僵化,限制高科技人才流入,却接纳难民引发社会问题。官僚主义盛行导致科研项目审批慢,科学家外流,科技创新落后。高社会福利养尊处优,竞争乏力,市场不振。科学文化和环境差强人意,创新精神不足,创新环境与经济环境不如美国。
美国五大公司Nvidia、苹果 、微软、亚马逊和 Alphabet 的总市值超过 14 万亿美元,这五家公司的市值比整个欧洲600强企业的市值(约为 11 万亿美元)还多出3万亿美元。
经济、资本市场的落后,折射的是欧洲在科技领域生产力远落后于美国。衡量上市科技企业每单位投入产出比的科技生产率为例,在2008年,欧洲和美国科技企业的生产力还不分上下。16年之后呢?美国企业生产力提升了40%,欧洲企业呢?自2005年以来,就几乎完全停滞不前。
欧洲衰落的另一个显性特征,是全欧洲的最优等生、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没落。
德国自2021年后就再没有见到像样的增长,以致被戏称为“欧洲病夫”。它缺席了美国引领的AI革命,曾经的优势产业汽车、化工和精密机械也不约而同地进入萎缩。扣除建筑后的工业生产,比2017年萎缩了16%。企业投资在过去20个季度里有12个季度负增长。德国正在经历战后最严重的结构性衰退,曾经傲视天下的德国模式在崩塌。
问题是,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增长引擎和财政补贴者,它三分之二的进口订单是发往其他欧洲国家的。德国倒下,对欧洲整体经济将是灾难性的。
曾经人人艳羡的欧洲,因何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?
要知道,欧洲是亚当斯密和《国富论》的诞生地,是诺贝尔奖的故乡,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,有着辉煌的创新历史和科技研发土壤?
答案其实很简单,两个字—制度。
更具体点说,集体向左转的思潮与做派。欧洲已经越来越滑向19世纪流行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,大政府、强监管、高福利、高税收、仇视资本、仇视市场、绝对自由、绝对公平。这些极左思潮与做法,严重戕害了欧洲的经济潜力与活力,并引致了欧洲经济竞争力的持续衰退。
欧洲具体做了什么呢?
第一,过度监管
网上有一个段子“US innovates,EU regulates(美国创新,欧盟监管)”,调侃欧盟过于繁杂的监管规定。你会发现,当美国在建设发展AI的时候,欧洲在讨论AI的伦理,;当美国在研究创新加密货币时,欧洲在强监管加密货币;当美国在创造新产业时,欧洲在保护旧产业。
尤其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欧洲却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法律。
具体有哪些呢?
比如用于隐私保护的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、用于可持续性披露的《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》和《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》、用于安全透明在线平台的《数字服务法案》以及近期出台的《欧盟人工智能法案》,而这是全球第一部监管AI的法案。
过于严苛的监管,意味着企业进行商业活动需要进行繁琐的官僚审批程序,间接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。在法国,创办一家公司需要84天,而在美国则只需4天。普华永道调研结果也显示,单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这一项法案,68%的美国公司预计需要花费100万到1000万美元来满足其合规要求,9%的企业预算超过1000万美元。
与政府四处伸手强监管一脉相承的,是全欧洲泛滥的对资本的仇视。无论是在柏林、巴黎还是斯德哥尔摩,每个欧洲国家都有相同的反创业心态。比如在柏林,“创业者”等同于“剥削者”,科技创始人在当地聚会上被称为“资本主义寄生虫”。当马斯克准备在柏林建造一个超级工厂时,德国人集体上街抗议,“不要技术殖民主义”。
前不久,一名阿富汗移民闯入德国一个小镇的民宅,用刀袭击了正在开party的三个人。一名德国政治家对此发表言论:“我们喂养他们(移民),他们却刺伤我们。”因为这个言论他被罚款18,000欧元。欧洲的极度左倾可见一斑。
与此对应的是,在硅谷和纽约这样的地方,创始人备受推崇,冒险精神得到奖励,失败被视为学习,而非耻辱。
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?
资金、企业、人才纷纷出逃。
2013-2023年,欧洲风险资本投资,也就是投向初创企业的资金为80亿美元,美国则高达520亿美元,是欧洲的6.5倍;全球范围内,美国的独角兽公司份额为66%,欧洲仅为8%。
截至2024年11月18日,全球最大的7家科技公司都是美国公司,市值排名前10的科技公司中,没有一家欧洲公司,排名前二十的科技公司中,也只有两家欧洲公司—SAP和阿斯麦(ASML),位列第14、15位。
他们的市值呢?均不足3000亿美元,还不到英伟达、苹果和微软的十分之一。
而欧洲本土为数不多的成功的科技公司,大多数也选择迁往美国:比如Spotify迁到了纽约,Klarna在美国有大量业务。
企业不景气,意味着就业机会少,工资低,这必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。大多数欧洲企业家会做出两个选择:第一,去美国,追求高薪工作(35万美元以上的科技职位);第二,去东南亚,追求低生活成本来创业。
欧洲大学毕业生也会选择逃离,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各国大学毕业生流向图,可以清楚看到,欧洲大学毕业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工作,留在欧洲本土的人数在不断减少。去了哪里呢?
去了美国。
第二,高福利、激进移民与高税收的相互捆绑与反噬
欧洲的那些政治精英们,已越来越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变成了意识形态的教条。他们热衷于谈论多样性,却在思想上越来越趋于单一;他们标榜包容,却把不同意见推向敌对边缘。他们不努力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,却大力鼓吹不劳而获的结果平等,拥抱大政府、激进自由化、高福利高税收、娱乐至死、对抗甚至仇视资本和创新,最后失去进取和奋斗精神。
表现之一,就是不断强化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建立的一套号称从摇篮开始一直管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。
表现之二,就是像圣母一样热情拥抱移民,把左倾演绎到了极致。这是这些年欧洲最大的变化与政治正确。欧洲对非洲与中东国家实施开放的边境政策和激进的移民政策,大量难民涌入,导致欧洲国家穆斯林人口激增。
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,欧洲的穆斯林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7%。欧盟共计19个国家中的穆斯林总数达到2300多万,其中法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7.5%。
这些移民人口导致欧洲族群摩擦和社会撕裂日益加剧,治安日益恶化。根据欧盟统计局的信息,2022年,盗窃案件较之上一年上升17.9%,抢劫案件增加了9.7%,入室盗窃案件增长了7.4%。
同时,宽松的移民政策也加大了国家机器的负担,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,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直线上升。
但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高福利的背后必然是高税收。欧洲的税率高到什么程度呢?大家来看一看下面这张全球高税率国家图:
2024年,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40%的国家有28个,分布在欧洲的有多少个呢?
17个,占比超过60%。
其中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50%的国家有9个,欧洲就占了6席。
这必然让许多为高福利托底的人觉得高度不公,从而加剧欧洲的资金和人才外流。
要知道,一个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核心就在于创新、资金和人才。欧洲“极左”思潮与政策,压制的恰恰是创新、资笨、人才,最后形成 “经济死亡螺旋”。
其实,美国和欧盟,16年拉开的巨大差距,也是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:美国政策包容稳定、严格保护私有财产,鼓励创新,当然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、更多资金,进而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。欧洲则选择了固步自封,更多的政府监管与干涉,更多的反资本、反创业、反创新,再厚实的家底,不被折腾完都是不可能的。